膠樽徵費|政府擬推膠樽按樽 業界人士樂見稱最重要做到循環經濟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2/23 19:48

分享:

分享:

政府擬推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為加強回收,政府昨公布,擬推行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,建議部分出售膠樽裝飲品的店舖提供「回樽及回贈」(俗稱「按樽」)服務,市民每交回一個膠樽,可獲回贈0.1元,政府並向飲料製造商及進口商收取每個膠樽0.5至0.65元的循環再造徵費。

環保協進會總幹事邱榮光表示,十分支持港府推行計劃,「本身就應該要做,可培養市民有公民意識」,以往啤酒樽都需要「按樽」,可以回收再用,「只不過隨著時間令生產成本下降,好少人再好樂意去做」。他指,環保協進會早在10年前引入多部回收機到港,再配合手機應用程式,讓「派膠者」獲取積分,再以積分換取廁紙、洗頭水及糖果等獎品,以吸引市民回收膠樽。

他又認為,市民對於有回贈應「好鍾意」,「如果無誘因,膠樽最後只會落入堆田區」,不過認為重點是當局推行計劃後,如何好好安排利用回收得來的膠樽,

應真正做返不同的產品出來,例如將膠切粒,可以做波鞋、衣服,可以留在本港製造及銷售,不要轉運到外國加工,才可以真正做到循環經濟,幫助到業界人士。

香港太古可口可樂回應稱,會詳細研究諮詢文件內容,強調須透過制定全面政策,確保各相關持份者得以在公平原則下共同承擔責任;又指公司在全港多個優越地點設置「智能膠樽回收機」,消費者使用回收機,均可即時透過八達通卡獲取每個膠樽港幣一毫電子現金回贈,措施於2019年9月開始至2020年底,至今已回收逾280萬個不同品牌飲品膠樽。

由飲品入口商、零售商、回收商和環團組成的組織「免『廢』暢飲」認為,每個膠樽回贈5仙已有足夠誘因推動回收,又認為業界徵費降至每個膠樽0.2元較合理,與蘇格蘭相若。不過,團體直指按樽機價錢貴,擔心難以量產,在自由市場制度下,價錢難免最終反映在飲品價格上。

實時追蹤香港各地區疫情個案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訂閱Telegram最新🍴✈️🎁優惠及送禮情報:https://bit.ly/3bebLM2

記者:洪芷晴